传统病房需升级为智慧病房,集成物联网设备(如生命体征监测仪、智能床垫、电子床头屏)、医护终端、远程会诊系统等。
需满足医疗数据实时传输、高并发处理、HIPAA/GDPR合规要求。
构建低延迟、高可靠的病房专网,支持百级终端并发接入。
实现医疗数据本地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。
保障患者隐私与网络安全。
plaintext
[智慧终端] → [病房边缘网关] → [院内核心网络] → [混合云平台]
↑↓ ↑↓ ↑↓ ↑↓
生命体征设备 本地数据处理 SD-WAN/光纤 AI分析中心
终端层
医疗物联网设备:生命体征监测仪、输液泵、智能床垫(蓝牙/Wi-Fi 6)。
医护终端:平板电脑、移动护理车(5G/802.11ax)。
网络层
院内光纤环网 + 5G专网(急救场景),通过SD-WAN连接分支院区。
每病房部署工业级边缘网关(支持MQTT/CoAP协议),实现设备协议转换与本地计算。
无线覆盖:高密度Wi-Fi 6(单独SSID隔离医疗设备与访客网络)。
边缘网络:
核心网络:
平台层
边缘计算节点:实时处理紧急告警(如心率异常)。
混合云平台:患者电子病历(EMR)存储与AI分析(如脓毒症预测)。
安全层
硬件防火墙 + 终端准入控制(如IEEE 802.1X认证)。
数据加密:医疗数据传输采用TLS 1.3+国密算法。
无线方案:
每病房部署1台双频Wi-Fi 6 AP(支持MU-MIMO),单AP负载≤20终端。
蓝牙设备通过网关汇聚,避免信号干扰。
有线备份:床旁设备预留千兆网口(POE供电)。
核心交换机:双万兆光纤上行,VRRP协议实现高可用。
5G专网:覆盖急诊/ICU,支持移动护理终端漫游。
远程会诊:通过VPN专线连接协作医院,视频流采用H.265编码。
云平台接入:医疗影像数据通过CDN加速传输。
时间敏感网络(TSN):为输液泵等设备分配专属带宽。
边缘计算:在网关侧过滤95%无效告警,减少云端负载。
混合云同步:患者数据实时同步至私有云,非敏感数据备份至公有云(AWS/GCP)。
断网续传:边缘网关缓存数据,网络恢复后自动补传。
零信任架构:每次访问需动态验证身份(如RFID工牌+指纹)。
日志审计:所有操作留痕,符合等保2.0三级要求。
组件 | 推荐配置 |
---|---|
边缘网关 | 瑞芯微RK3588/华为Atlas 500(4核+8GB内存) |
无线AP | 华为AirEngine 6760-X1(Wi-Fi 6) |
核心交换机 | H3C S6850-56HF(万兆光口) |
医疗物联网平台 | 华为OceanConnect/ThingsBoard开源版 |
阶段1(2周):病房无线覆盖测试与电磁兼容性评估。
阶段2(4周):边缘网关部署与院内网络改造。
阶段3(2周):系统联调与医护人员培训。
初期投入:
单病房改造成本约¥1.5万(含网关+AP+传感器)。
全院核心网络升级约¥50~100万。
运维成本:
7×24小时网络监控(Zabbix/Prometheus),年费用约¥10万。
风险1:医疗设备无线干扰。
应对:预部署频谱分析仪,划分专用信道。
风险2:数据泄露。
应对:硬件级加密芯片(如TPM 2.0)+ 定期攻防演练。
附录
医疗物联网设备清单(含功耗/通信协议)。
网络延迟测试报告模板。
备注:根据医院规模(三甲/社区医院),可调整边缘计算与云平台资源配比。建议优先通过《医疗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》。
Copyright © 2017-2025 sunorien All rights reserved. 日向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。 粤ICP备2022101143号